2020-06-23
其实笔者认识廖董仅三、四年,第一次见面是在当时越协所举办的爬山赛事,一开始觉得廖董是个看起来很「严肃」加上「有钱」的大老闆,但是随着见面的次数愈多,在笔者与廖董闲聊的当中,慢慢的发现其实他并非外表上看来这幺强悍且难以接触的人,反而觉得他是一位待人和气且拥有丰富经验的前辈。廖董常常说自己是没有读过什幺书的黑手,但是从他一手规划的D2 Racing Sport来看却不是这幺一回事,在去年笔者走访参观佔地2200坪、三层楼的D2彰化工厂时,就已经被这个与其它避震器工厂完全不同的现代化厂房所震慑,而这次D2近一步为了提升产能与技术,大手笔的斥资数十亿元在台中工业区建造佔地将近5000坪的全新厂房,更近一步的扩展D2 Racing Sport在国际上的版图。
这次应廖董的邀请来到D2 Racing Sport的新厂参观,也许读者会认为这不就是个工厂而已嘛,干嘛大篇幅的报导这些看不懂的东西呢?其实笔者要在这里特别强调,避震器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设计」与「製程」,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笔者本身参观过不少国内汽车零配件製造工厂,有些小型「工厂」根本就像家庭代工一样,向上游厂商Order零组件之后再进行组装、包装、出货等步骤,这样的工厂所製造的产品也不是说不好,但是笔者也不敢保证其所生产的产品品质会有多高的水準。其实过去早期的D2也是这样的小工厂,因此也难逃脱产品品质良莠不齐的状况,当时廖董的D2 Racing Sport饱受国内消费者的负面批评,最后亦然决定退出国内市场,转而向国外发展。而廖董自己也心知肚明,如果依照与之前一样的方式进行生产,想要打进国际市场绝对是行不通的,因此将所有的资金投入在扩充现代化的全自动生产设备,并全面检讨过去在生产过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经过全面检讨之后发现,其实D2避震器本身的设计是没有问题的,以往耐用度不佳的原因是出在「品管」与「精密度」这两个问题,一组避震器基本上由超过200样零配件组装而成,小型工厂无法自行製造所有零件,因此只好向外面的厂商订製所需的零件再回来自行组装,而这些外面厂商製造的零件品质与精密度不一定合乎标準,如果工厂品管无法好好把关,那幺这些精密度与材质不佳的零件就无法造就出耐用的好产品。D2之所以会大手笔的增添全自动的新设备与扩建厂房,最主要就是希望能够自行製造出符合需求的高品质零配件,以减少过度仰赖于上游厂商供应零件品质的限制,而无法自行生产的零件部分,D2也建立起严格的品管工作,为了能够确实的检验出零配件的精密度是否合乎标準,厂内斥资购入完整的检验机具及各式测量尺规,并每年将相关检验设备送检或校正,以确保不论是自行生产或是委外製造的各式零件都能符合设计时的精準度。
此外,品管人员的素质是更重要的一环,而廖董相当重视「品管」,认为有好的品管才是造就出优异品质的基础,因此对于品管人员的职业训练可说是相当重视,在这次访谈中廖董引用D2厂长常对员工说的一句口号:「不怕经济不景气,只怕品质不争气!」,其实消费者不像过去这幺好「呼弄」的,尤其是在网路资讯这幺快速的时代,如果产品真的有任何缺陷马上就会在网路上传开,唯有好的品质才能够获得消费者的信赖,也才是企业能够长久经营的基础。此外,另一个重点就是「性能」,其实D2在退出台湾市场的这段时间,把主力放在外销与OEM代工,而争取到OEM原厂代工的机会是D2转型的最佳契机,因为藉由OEM代工可以获取到母厂完整的技术转移与经验,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然后从中学习好的部分再加以改良,因此在整个过程中,D2累积了相当多的设计与製造的Know How,如此才能造就出今日的水準。
而「性能」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就能够达到标準的,但是从OEM代工的经验中可以学习到其他大厂的「眉角」,其实说穿了就是研究其它知名品牌的长处,并将每一品牌的优点加以融会贯通,最后再融入自家产品的设计之中。而研究别人优点之外,自家的测试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点D2可是非常重视,这点可以从厂内诸多的测试仪器可以得知,此外,D2 Racing Sport的赛车团队更是测试自家产品性能的最佳平台,为有通过专业测试机具与赛事严苛的考验,才能造就出品质与性能兼具的好产品。
上一篇:只得一个勇
下一篇:只怕猪一样的队友!太古溜冰场玩 泡泡足球 !室内凉浸浸一路撞